寒门崛起_第一百三十六章 复试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百三十六章 复试

第(2/3)页

桥过来的大伯等人,朱平安对此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彘儿,昨日一考如何啊?”大伯朱守仁打着哈欠颇为关心的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昨日题目……”朱平安话还没说完,就被大伯打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也觉得昨天题目出的很难对不对,嗯,无妨,你尚且年幼,多考几次就好了。”大伯朱守仁捋须宽慰道。“倒也可惜了,若是题目平常些,以你府试案首的身份是稳进了的,这次题目难度大了些,你倒是可惜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呃

        朱平安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今天是第二场,复试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场程序和上次一样,也是经过点名应保之后由差役领着前去号间继续考试。

        没错,还是上次那个号间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由得有些同情胖子薛驰了,这货估计又得吐一天。

        复试其实相对于昨天正场来说,重要性就稍逊色了些。大明对院试阅卷时间有要求,大约也就一个旬日。时间很紧张。为了加快阅卷速度,按时完成阅卷工作,阅卷人主要看考生的头场卷子,头场卷子也只能看个大概。一般情况下。如果头场卷考得好,阅卷时给了高分(好评),阅卷人先入为主觉的你水平高,那第二场试卷分数基本上也低不了;如果头场考砸了,阅卷人可能就会带着有色眼镜来阅你的第二场试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也不是说复试就不重要,阅卷人阅卷还是要看你答题质量的。尤其是八股文,有固定格式,比较容易公正的看出你的文章质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击云板后发试卷,数位衙役举着粘贴有题目的牌子在号舍前的过道供考生看题目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的考题较昨日而言,要少一些,两道四书八股文题,还有一道不太常见的试帖诗。其实明朝乡试、会试、殿试都是不考试帖诗的,即便是童子试也少见,因为太祖反感这个,不过中期之后太祖影响力减弱,童子试中也偶尔会有试帖诗,不过很少,而且评卷也主要是看四书八股文。

        两道四书八股文题目不像昨日那道子曰,比较正统,第一题是“过则勿惮改”,出自《论语》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”第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2.xxyanqing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